2017年,来凤县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势头,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不断提高,国家政策性增资落到实处,在岗职工工资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现将本年度劳资年报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主要特点
(一)单位从业人员人数稳步增长
2017年,来凤县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12326人,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增长4.8%。从执行会计标准类别来看:机关单位从业人员3319人,同比增加106人,增长3.3%。;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212人,同比增加269人,增长4.5%;企业单位从业人员2795人,同比增加190人,增长7.3%。
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增长的原因:一是随着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全县企业效益日趋向好,吸纳了更多就业人员;二是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一批小微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解决了一批人员就业;三是全县逐步增加机关事业单位招录人数,大专院校毕业生通过招录充实到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之中。
(二)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平稳增长
2017年,来凤县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报酬为780869千元,比上年增加125507千元,增长19.15%。其中:机关单位从业人员报酬为239027千元,同比增加45271千元,增长23.36%;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报酬为417821千元,同比增加59609千元,增长16.64%;企业单位从业人员报酬为124021千元,同比增加20627千元,增长20%。
在岗职工劳动报酬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较快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国家政策性增资因素,机关、事业单位正常晋升工资和津贴补贴的兑现大幅拉动了工资水平增长。三是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部分效益差、工资低的企业转制或破产后,退出了现行的统计范围,促使经济效益好、工资相对较高的企业所占比重上升,从而拉动了工资水平整体提高。四是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带动了建材、装饰、物流、农业等行业复苏,从业人员收入稳步增长。五是全县2017年继续提高教育、卫生系统临聘人员待遇,工资待遇按现行工资标准执行,实现同工同酬;六是社会总体收入水平提高,促使各行业劳动者报酬相应提高;七是国有单位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这部分职工工资收入稳定,是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行业间收入存在一定差距
从国民经济行业来看,2017年各行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幅不均,各行业的平均劳动报酬存在一定的差距。十九大大行业中,人均年劳动报酬较高的行业是金融业,报酬为128804元,同比增长39.54%;收入较低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报酬为25537元,同比增长6.26%。人均年劳动报酬最高的金融业与最低的批发和零售业收入相差103267元。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报酬为49840元,同比增长10.11%;文化、体育娱乐业,报酬为70466元,同比增长22.54%;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报酬为67640元,同比增长3.8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报酬为65023元,同比增长4.4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公共组织业,报酬为71597元,同比增长19.22%;教育行业,报酬为71916元,同比增长19.31%;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报酬为54324元,同比增长6.45%;房地产业,报酬为42000元,同比减少12.95%;。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随着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招商引资的深入,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企业这方面人才相对匮乏。
(二)不同行业间的工资差距较大。随着社会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行业、垄断行业的在岗职工工资增长速度较快,在岗职工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其他行业在岗职工工资虽然也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远远低于优势行业的增长速度。
三、几点建议
(一)统筹兼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我县当前行业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偏高,而传统行业、基础产业不仅工资水平偏低,增幅也偏低。因此,在收入水平整体不断提高的同时,要搞好统筹兼顾。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等制度,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增长的联动机制,激励和推动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逐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县职业学校和劳动技能培训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提高求职的成功率和工作的稳定性。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展劳动就业空间。服务业的发展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其劳动密集程度高,就业弹性也大。因此要继续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主的服务业,扩大我县服务业在现代物流、专业市场、星级酒店、休闲旅游等多个行业的招商引资,从而促进我县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