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6日在来凤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胡泽
各位代表: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县为实现跨越发展,各项工作继续强力推进之年,也是发展成果令人振奋之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依靠全县干部群众,克难攻坚,苦干实干,全面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4.1%;财政总收入32068万元,增长3.7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208万元,增长8.28%;出口创汇363万美元。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以工业为主的二产业增长26.0%,分别比一、三产业高20和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构成由2008年的30.1:21.6:48.3调整为28.0:24.0:4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5亿元,增长31.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7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3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城区框架建设已全面展开。初升高比例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亿元,增长2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169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2801元,增长10.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2亿元,增长16.1%;发放各类强农惠民补贴4706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04户、生态移民和扶贫搬迁350户;建成廉租房462套;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万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8公里;新农合参保率达90.2%;社保扩面6266人,城镇新增就业31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纳入城乡低保11760户25137人;森林覆盖率达到55%;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削减1.5%。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了八个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八个方面的突破。
一、以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实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依托凯迪公司流转林地34万亩,新建油桐基地12.6万亩,给农民兑付土地流转费610万元;全县新建各类特色基地22.58万亩,已建基地培管25万亩;建成规模化生猪养殖小区8个,生猪出栏52万头;小龙虾养殖稳步推进。龙头企业不断壮大,16家企业被评为州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2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充分发挥来凤“金丝桐油”、“零号土猪”、“特色水产”的比较优势起到积极作用。
二、以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实现扩张工业经济规模的突破。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军地位的科隆公司百万吨重质碳酸钙粉体加工项目顺利落户工业园区;凯迪生物质电厂已完成设备采购,来凤将在全国首先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西门子生物质发电机组;金凤旋窑百万吨水泥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安普罗肉联扩能成功,“零号土猪肉”畅销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开始与著名企业“双汇”、“中粮”同台竞技。2009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总数达到41家,其中有2家产值过亿元,能源、建材、食品工业正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原材料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打造百亿工业产值找到了途径。
三、以举办摆手节为重点,实现培育文化旅游产业的突破。以原生态摆手舞为核心,深入发掘土家民族文化。举办“摆手节”,设立“土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摆手舞队参加上海国际旅游节,启动仙佛寺景区建设,高标准制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土家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推动了旅游经济的持续升温。全年共接待游客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92万元。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高位起步,带动了三产业升温,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和吃、购、娱、住、行五大行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四、以拉开框架为重点,实现建设中等城市的突破。以实施“一水双城”战略为抓手,强力推进县城建设。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25个,投入资金3.34亿元。完成了解放路、凤北路、观城坡路、接龙桥路建设工程,打通了长期制约城市发展的老城区东、西两大通道;以湘鄂情大桥开工和鹤来绕城一级路获批为标志,环绕城市西部近8平方公里,连接仙佛寺景区、老城区、土堡行政服务区、桂花树工业园区四大组团的城市外环骨架即将拉开。与此同时,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实施背街小巷治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工建设了蓝河景观带工程。在把县城建设成靓丽宜居的“人文边城”、把“龙凤”双城建设成中等规模城市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五、以“两路”项目争取为重点,实现优化发展条件的突破。黔张常铁路已完成预可研评审,可望2010年开工建设;安吉高速公路恩施至来凤段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写,正在进行评审,与福建客商签订了BOT建设框架协议,也可望在2010年开工建设。长期以来制约我县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即将得到解决。
六、以破解高中教育瓶颈为重点,实现改善民生民利的突破。来凤高级中学当年动工当年投入使用,有效地解决了高中容量不足问题,12年基本教育有望全面普及。通过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学校精细化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使得教育教学环境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通过积极争取,我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为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创造了条件。县民族医院建设顺利推进,县妇幼保健院、8个乡镇卫生院、66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城乡医疗保险稳健运行,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均衡度进一步提高。
七、以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突破。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行政审批及相关服务事项“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建立了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三项制度”,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基本实现规范运行,行政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21万余件,得到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好评,进一步密切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八、以重大节点安保工作为重点,实现建立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突破。以开展“大接访”和“信访积案化解”为载体,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工作;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实现了“摆手节”、国庆60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零上访”、“零事故”,妥善处置了新蕾学校债务危机;成功化解一大批信访积案;有效应对了伤寒疫情、甲型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这些不仅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而且也为我们建立健全维稳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外,科技、审计、国土、统计、粮食、编制、人事、兵役、移民、气象、广电、工商、质监、药监、通信、保险、档案、史志、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各位代表,2009年,面对严峻多变的经济形势、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实现了在迎接挑战中逆势而上,在攻坚克难中加快发展。全县继续保持了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发展氛围,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决策、坚强领导,人大、政协的鼎力支持、有效监督,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合力攻坚;得益于我们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定不移地以扩大生产性投入、扩张县域经济总量为主线,举全县之力推进一批事关全局、着眼长远的重大项目和基础工程,牢牢把握了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化解社会矛盾,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尽可能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政府工作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和鼓励;得益于农业部、武汉市和“616”工程对口支援单位的真心帮扶、大力援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社会团体,向关心支持来凤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规模仍然不大,财政实力仍然不强,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改善发展环境上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城市管理没有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两违”重新抬头,市容脏、乱、差现象突出,市政设施毁损严重;三是非法集资、违规放贷比较突出,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四是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在全省处于落后位置;五是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思想和能力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束手无策、无所作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的新事务,坐而论道、指手划脚,尤其是极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敬业精神不强,对政府的决定执行不力、落实不力,影响了政府工作的高效推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下最大的决心、用最强的手段,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既要推进当年工作,又要谋划好“十二五”发展,做好2010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当前,国际经济企稳回暖;国家将通过推进县域工业化、城市化来扩大内需;我省正加速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恩施州正步入铁路、高速公路时代;我县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望开工建设。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始终保持一种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闲不下的使命感、干不好的愧疚感,坚守信念、奋发有为,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201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武陵山区经济强县”的总体要求和县委“4321”的工作部署,调整经济结构,扩张县域经济总量,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招商引资、民生保障、行政效能等工作重点,更加深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新产业建设和新城镇建设,努力把来凤打造成“武陵山区的增长极、土家文化的集成区、展示湖北的窗口县”。
2010年工作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31.30亿元,增长12.5%;工业增加值6.63亿元,增长2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增长30.2%;财政收入3.33亿元,增长3.9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完成9280万元,增长13.06%,力争实现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8亿元,增长17.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亿元,出口创汇4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80元,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3165元,增长13.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围绕以上工作目标,我们将狠抓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新农村建设,着力开创城乡统筹新局面
抢抓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用城乡统筹的方法来指导新农村建设,用工业化理念来谋划农业,通过实行“三个集中”,努力推进新农村“四化”建设。
(一)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继续坚持油桐产业发展模式,依托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村生产要素向企业集中,使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变成工业资本,农村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农民就地转化为企业的产业工人。依靠龙头企业来带动特色基地的发展,依靠企业的发展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依靠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障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2010年要推广这种模式,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向农村进军。当前,要依托现有企业发展特色基地23万亩,重点是依托凯迪公司发展以油桐、刺槐为主的能源林基地13万亩;依托烟叶公司发展烟叶3万亩;依托安普罗公司完善8个养殖小区,扶持发展基本养殖户,全县生猪出栏55万头;依托水产养殖公司新增水产放养面积4000亩,继续推进小龙虾养殖示范样板基地建设;依托新农村粮油公司发展优质水稻8万亩。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产业发展一体化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建专业合作组织20个,使企业、农民和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产业联成一体,共同参与产业发展,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二)推进生活方式城镇化。大力加强农村水、电、路、气、通信、市场等项目建设,推进“五改三建”、村庄整治,为农民提供享受城镇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硬件设施。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抓好老峡灌区、金龙灌区和新峡等6座水库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水库水渠等水利设施管理,再为农村1.5万人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实施道路硬化工程,抓好80公里通达工程、县内大循环线控制性工程、大河至白岩山公路、革勒至咸丰丁寨公路建设,解决部分农村公路不畅通的问题;启动来十线、讨橙线、咸来线二级公路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农村公路养护,使好路率达85%以上,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对更宽更好公路的需求;实施清洁能源工程,新建沼气池3000口、后续服务网点50个,建成1个县级、8个乡级生物质固化项目,完成以电代燃料项目;实施农房改造工程,完成生态移民和扶贫搬迁240户、农村危房改造850户;继续推进县乡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完成新农村试点乡镇、扶贫整村推进年度工作任务。
(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来安排公共财政支出,逐步为农民提供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产品。通过优化学校布局,加强乡村两级卫生院(室)建设,完善乡村文化体育设施,逐步解决农村上学难、就医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规范新农合运行,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落实农村低保政策,解决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农民就业提供服务;继续加强乡镇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强化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网络建设,为农民提供优质的行政服务;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超市连锁店等,完善农村市场经营服务体系,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市场环境。
(四)推进村务管理民主化。按照“干部办事、村民管钱、民主管理、全程监督”的要求,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推进村务管理民主化进程。通过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建强村级班子,推行村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切实将村民凝聚起来建设新农村;通过加强农民的教育和自我管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动员农民主动投入到村庄整治、造林绿化、产业发展中去,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狠抓新产业建设,着力构建县域经济新体系
(一)重点培育五大产业。一是培育以凯迪、纳吉滩、金龙滩、塘口及道沟河电站等企业为重点的能源工业。促进能源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金龙滩电站今年实现发电,凯迪生物质电厂2011年建成发电。二是培育以科隆、孚瑞、腾升等企业为重点的原材料工业。年产100万吨重质碳酸钙粉体加工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并按100亿元产值的规模要求积极谋划一批产业延伸项目,力争有下游企业落户来凤;萤石浮选深加工项目实现投产。三是培育以金凤、时代矿业、鑫辉建材及石材加工企业为重点的建材工业。金凤旋窑实现达产,加气混凝土开工建设,时代矿业大理石加工建成投产,进一步规范石材加工企业,实现扩能增效。四是培育以安普罗为重点的食品工业。积极引导酒类、饮料、地道中药材和油茶、桔柚、凤头姜、大头菜、薯类加工等企业探索组建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工集团发展新路子,采取重组、联营等方式,扩大规模,整合品牌,实行标准化生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启动安普罗肉联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板土科优质白酒开发、杨梅系列食品开发扩建项目,推进中兽药加工项目建设,建成三丰时代淀粉加工生产线。五是培育文化旅游产业。严格实施《来凤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力度,以“两点一线”为主体,实现风情、风物、风光、风味的有机结合,打造酉水生态文化旅游画廊。今年重点按照“AAAA”级景区标准推进仙佛寺景区建设;启动集万人摆手舞广场、土家博物馆、土家文化馆、演艺中心等于一体的“中国土家文化第一城”的前期工作,力争使其成为“土家文化集成区”的标志工程。加大百福司旅游名镇争创力度,积极创建黄柏村省级旅游文化名村。
(二)完善产业发展平台。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与管理,为生产要素集聚提供平台。加快推进黄茅坪变电站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桂花树工业园生活服务区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加强对入园企业的管理与服务;严格无绩效退出机制,优化园区产业和企业结构。今年确保新增入园企业5家,建成投产5家。抓好城投和担保公司建设,为企业提供融资平台。进一步充实壮大担保公司,拓展担保领域,创新担保方式,促成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建立健全公司内部风险控制机制,防范、控制及降低各类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充分发挥城投融资平台作用,确保融资5000万元。积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鼓励全民创业。抓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行政服务平台。进一步规范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审批服务“三项制度”,实现服务提质提速,切实为企业服好务。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平台。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会计、培训、仓储、物流、酒店、广告、企划、中介、旅行社等现代服务业态,为产业要素聚集、企业服务外包、企业产品销售提供良好的商务环境,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抓好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产业五大要素提供发展平台。
(三)继续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按照“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培植壮大一批”的要求,全年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12个,续建13个,建成投产15个。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新增产值过5000万元企业3家,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家,确保1家企业产值过2亿元。鼓励工业企业“小进规”,旅游企业创“A”级,餐饮服务企业创星级,为把原材料工业打造成“百亿元”产业,把能源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打造成“十亿元”产业,把“两点一线”建成“AAAA”级景区奠定坚实基础。
三、狠抓新城镇建设,着力打造城镇发展新格局
(一)突出抓好城镇体系。积极实施“一区三极”战略,逐步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集镇为节点、以新社区(原管理区)为支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县域城镇体系,使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在县城建设上。今年突出抓好九大建设:一是积极争取黔张常铁路、安吉高速公路恩施至来凤段开工建设,提升来凤城市在武陵山区的战略地位。二是抓好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城北农贸市场等片区建设,推进老城区提档升级。三是抓好来凤高级中学二期、县消防大队营房、县民族医院住院综合楼、县中心粮食储备库建设,推进瓦尔高片区开发。四是抓好县国税局纳税大楼、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大楼、龙凤·夏威夷商居开发等建设,推进土堡组团开发。五是抓好湘鄂情大桥、综合写字楼、城南客运站、二级货运中心、桂花树物流中心等建设,推进湘鄂情大桥片区开发。六是抓好鹤来一级路绕城线建设,推进黄茅坪组团开发。七是抓好污水处理、蓝河景观带工程建设,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八是抓好凤中路西段、凤南路西段、盐街以及城区路网“堵点”、“泥巴路”改造,推进老城区道路改造及小街小巷建设。九是抓好盛世广场二期、黄金水岸二期、翔凤·时代大厦、强发逸家·星城、凤仪佳苑等项目建设,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建成商品房15万平方米,新建红山小区廉租房200套。
在乡集镇建设上。鼓励乡镇采取国有资产经营、土地经营等多种手段加快乡集镇建设。完成所有乡集镇的总体规划调整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强乡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每个乡镇要创造条件新建改造一条主街道、一个市场、一个停车场;全面完成乡集镇供水项目建设;启动乡镇垃圾处理工程;建成旧司乡公益性服务大楼,启动其他乡镇公益性服务大楼建设。
在社区建设上。通过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将52个新社区与“利智线、讨橙线、县内大循环线”连接起来,形成内联外通的县域城镇体系骨架道路网,并对新社区按具备小城镇功能的要求实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新社区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吸纳中心,成为辐射一定范围、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服务中心。今年完成52个新社区规划编制,每个乡镇至少完成1个新社区示范点建设。
(二)强力推进城镇管理。以“三城同创”为载体,以整治“五脏、五乱、五违”为抓手,以打“歼灭战”为方法,以严管、重罚、曝光为手段,以全民参与为基础,依法强力推进城市管理上水平。一是开展全民创建活动。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动员全社会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尤其是要抓好机关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教育,带动居民整体素质提高,为城市管理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二是建立“领导挂帅、城管实施、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明确部门、乡镇和社区职责任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理顺城市管理体制。配齐配强城管执法队伍,强力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四是严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城市管理办法,以城市协管员、“门前三包”管理员、清扫保洁员为基层管理人员,以城管执法队员为主要执法力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网,提高城管队伍上路见面率。五是突出重点区域管理。将城区集贸市场和已改造的城区主次干道全部纳入重点管理范畴。重点整治“五乱”行为,实行严管重罚,真正实现行商归市、坐商归店,还路于民、还道于车,市容整洁、秩序井然的城市管理目标。六是开通城管“12319”服务热线,聘请社会巡查员,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网络,在县电视台开设城市管理专题栏目,让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参与城市管理和监督。七是加大对县城、乡镇、社区三级的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房及违法倒卖土地行为。供水、供电、供气、网络通讯等部门不得为违法建筑提供配套服务。八是完善乡镇集镇管理体制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达到道路畅通、环境干净两个基本目标。
四、狠抓生产投入,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一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措施,全面出击,全民招商。依托五大产业,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谋划一批产业链项目、配套服务项目,着力引进一批对县域经济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对石头造纸和石塑地板等方解石下游项目、氢氟酸等萤石下游项目、桐油系列开发项目、香料系列开发项目要紧盯不放,不达目的不罢休。大力推行“三分之一”工作法,确保各级各部门将三分之一的力量和时间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争投入上。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绩效与报酬挂钩的力度,调动干部职工参加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谋划项目、亲自联络客商、亲自促成项目落地、亲自服务项目建设,形成全县上下齐抓招商的浓厚氛围,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二是积极争取项目。继续抢抓中央扩大内需、省“616”工程、武汉市对口帮扶等机遇,鼓励政府各级各部门到国家、省、州汇报工作争取项目。加大项目库的建设,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重点谋划好具有牵动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大项目。各部门各乡镇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力争谋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0个,投资总额达到300亿元,为我县有更多的项目挤进省、国家笼子提早做好准备。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项目谋划、申报和推介工作。三是积极培植财源,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加大对五大产业的扶持力度,培植壮大后续财源,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盘活国有资产,多渠道增加可用财力。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努力为生产性项目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四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引导金融部门加大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通过继续开展四大“信用工程”建设,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为全民创业创造良好金融环境。密切金融部门与企业的联系,落实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奖励政策,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全县年末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15%以上。
五、狠抓社会和谐,为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民生、民利、民权,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程度。
一是进一步巩固全民均衡享受教育的成果。按照“初中向县城集中,小学向乡集镇或新社区集中并办成寄宿制学校,闲置下来的部分学校办成学前教育基地”的思路,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完成一中学生公寓楼建设,力争实现全封闭式管理;完成来凤高级中学二期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争创省、州级示范学校;加强来凤职校品牌建设,争创国家级重点职校;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建成2个乡镇集镇寄宿制学校和实验中学安全通道。二是大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全年培训1万人次;引领企业自主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大力推进医改、医保、新农合,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完成民族医院新区住院综合楼和10个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启动县人民医院医技楼、康复医院综合楼建设,探索新农合管理新机制,实行门诊费统筹,推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降低药品费用,规范新农合运行,让农民享受新农合政策带来的实惠。继续深入挖掘开发民族民间文化,重点推广普及摆手舞;加大“申遗”工作力度,争取舍米湖摆手堂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启动仙佛寺文物抢险维修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全民健身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4个农家书屋、1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软实力。启动电视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自办电视节目质量。四是努力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从政策上引导全民创业,通过创业促进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本领,全年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250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50个,困难人员再就业500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9000人;大力开展劳动维权服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五是切实提高社会保障程度。继续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建成社会救助站,筹集大病救助资金340万元,救助2000人以上;完善“五保”供养模式,建立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五保”集中供养率达95%以上;社保扩面810人,征缴社会保险费5636万元;切实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在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六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展“计划生育攻坚年”活动,夯实计生基层基础工作,稳定基层计生队伍,落实利益导向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计生工作格局,彻底扭转计生工作被动局面,争取获得省计划生育进步奖;全面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任务;重视研究农村人口进城带来的交通、入学、居住、社会治安等系列问题,为农民进城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新造林20万亩,争创全省“造林绿化十强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完成大河镇、漫水乡低丘岗地改造工程、口粮田建设工程,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大环保监控和污染治理力度,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七是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严格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开展大接访活动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切实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认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切实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加强乡镇维稳中心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建成城市视频监控网络,提高技防人防能力,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治理“三堵”、“三闹”,巩固“平安来凤”建设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八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强矿山、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治理,努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减少一般性事故发生,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县级综合应急救援中心,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切实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九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县,推进法律普及,确保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并通过检查验收。十是继续办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会后我们将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讨论的意见公布实施。
六、狠抓行政效能,为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坚持以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政府为目标,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突破口,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依法行政。在县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提高办理质量。严格落实《政府工作规则》,坚决做到政府工作依程序、讲规矩。关系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都通过公示、听证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维护群众利益。
(二)勇于担责。全体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做到勇于担责,认真履责,塑造人民信赖的政府形象。要提高政府执行力,实行重大工作交办制、绩效考评制,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要善于破解难题,勇于担当风险,不回避矛盾,不上交矛盾,看准了的事,不管困难再大,都要无所畏惧。要敢于碰硬,说了信,定了干,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改进作风。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带着对来凤人民,对来凤发展的强烈感情和责任,真抓实干,不务虚、不浮躁、不折腾,坚持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加强效能建设,精减会议和文件,提倡现场办公、现场调度、现场督办推动工作。加强效能监察,严肃查处政令不畅、作风漂浮、配合不力等问题,努力营造一门心思求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简政放权。巩固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成果,完善落实投入、管理、考核、激励等长效机制,更好地为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成果,按照“简政放权”和“应进必进”的原则,所有县级行政审批事项都要进入县乡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纳入电子监察范围,落实好“一站式限时办结”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五)廉洁从政。坚决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切实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做到政府资金用到哪里,审计就跟到哪里,用制度管事、管人,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经费支出。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重品行,讲操守,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坚决纠正,对违法违纪案件,要严肃查处,以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我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加快发展,富民强县,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满怀信心,提振精神,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奋力拼搏,为建设武陵山区经济强县而努力奋斗!
|